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浙江美食浙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浙江美食浙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能源、材料、信息是当今社会的三大经济支柱,高分子是化工学以及材料的基础。
2.由于近年来能源专业新兴起,扩大招生***,能源专业不温不火,浙大便将能源与机械动力类拆开,将能源引入化工高分子概念,开始能源化工专业,突出其尖端科研的领域地位。
本科就是高分子材料,本科只是个基础,读研会细分很多方向,并且有些方向都是交叉的,个人建议新能源,高分子材料在材料领域中,相较于传统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属于非常年轻的材料了,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地方。而新能源材料又是目前和今后几十年发展的重中之重,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还是平时生活的需要,新能源在以后几十年将蓬勃发展。 如果你是读研究生的话,其实很多研究都是交叉研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高分子的身影越来越多了。尤其近年来,由于高分子材料的独特柔韧性,在柔性可穿戴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日新月异。你如果做能源材料可以考虑结合高分子材料的优势做出一些亮点的成果,同时这些前沿领域也是各大厂商未来布局的新方向。现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研究的公司非常多,而且会越来越多。 简单介绍下高分子材料在新能源的应用: 1、比如高分子光电材料,OLED,像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他们做的 2、柔性器件(柔性储能、柔性传感、可穿戴电子皮肤、智能医用健康检测等等),这个方向的代表性科学家:西工大黄维院士,复旦彭慧胜教授、同济大学陈涛、中科院半导体所沈国震、东华大学武培怡等等还有很多。 3、高分子还可以做新能源电池里面的固态电解质,这个方向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崔光磊、香港城大支春义、华东师大潘丽坤、北理工陈煜等等很多科学家。 4、高分子电池隔膜材料:清华何向明教授,清华刘凯教授,北师大李林教授等等教授 先简要介绍这么多吧,更多信息欢迎微信关注【高分子能源】公众号,会有更多高分子与新能源的交叉前沿研究推送,谢谢。
高分子材料专业更好一些。
浙大本身就是国家985***学校。其高分子学科从1958年设立以来,已经有过60多载,当代著名的高分子科学家王葆仁院士、冯新德院士、钱人元院士等均毕业于浙浙大。1991年和1994年学校已申请获批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专业设立以来,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业人才。1992年正式组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是我国第一个包含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反应工程的专业。最近一段时间翻红的郑强教授,曾任专业系主任。
浙大的高分子材料专业拥有: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化工高效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等等,可谓是硬件实力雄厚。
现任教师队伍中,汇聚了包括2位中国科学院士(沈之荃院士、沈家骢院士)、7位杰青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学科带头人。
ps:沈之荃院士,研究出了三元镍系顺丁橡胶,创建稀土络合定向聚合物催化剂,为我国的高分子聚合物催化剂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的来说,浙大在高分子 领域绝对是神一样的存在,实力很强,本科阶段,高分子是作为一个大类,教学内容会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四大化学,高分子物理等为基础,融合了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等其他元素,重点培养聚合物(塑料、橡胶、纤维等)合成、加工成型、材料测试分析能力的学科,可从事领域比较宽泛,但本科阶段主要以应用为主,尚不具备研究开发的能力,而且工作环境也参差不齐。如有条件,还是建议读研究生,毕业后可通过推荐进入一些中科院研究所、普通高校、大型企业的研发部门进行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加宽泛,包括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方向。浙大的材料学专业在国内排名基本保持在前十左右,实力不可小觑,但是就从业而言,所谓术业有专攻,而材料学的方向太多,分支太过庞杂,其实是不利于就业选择的。研究生阶段,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浙江美食浙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浙江美食浙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bksjvt.cn/post/11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