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杭州有哪些传统美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杭州有哪些传统美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葱包桧儿
葱包桧儿是杭州特有风味特色小吃。
2、油冬儿
面粉裹萝卜丝,一般都和炸臭豆腐一起卖的说。
3、馄饨小笼
4、酥油饼
为杭州著名风味特产,因主要产于市区风吴山而得名。
5、西湖藕粉
西湖藕粉是杭州名产之一。其风味独特,富含营养。
6、猫耳朵
花猫的耳小时候真的以为猫耳朵可以拿来吃,后来知道是面粉捏成猫耳朵的样子。
7、片儿川
片儿川是杭州的一种著名汤面,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丝组成,鲜美可口。
8、老鸭煲
9、幸福双
幸福双最早由知味观创制,该店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因它一般成双供应,故名幸福双。
10、定胜糕
1.干炸响铃
2.东坡肉
3.杭州酱鸭
4.龙井虾仁
5.定胜糕
6.杭州小笼包
7.宋嫂鱼羹
8.虾爆鳝面
9.葱包桧
10.西湖醋鱼
杭州是我国有名的旅游城市,这里有许多好吃好玩的,其中杭州特色美食非常多,来杭州一定不要错过了。
猫耳朵是杭州的传统风味面食,因形似猫的耳朵而得其名。其是以面粉、虾仁、火腿和鸡脯肉为原料制成,其中空的形状更容易吸收汤汁,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酥油饼是杭州的特色风味美食,其***用的是上等的白面粉和白糖煎成,吃起来松脆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葱包桧是传统的杭州小吃,其是以上等的白面粉为原料制作,将面皮制成春卷皮,然后裹上油条和小葱,放在油锅里煎成金***就可以食用了。煎好的葱包桧香味浓郁,吃的时候蘸上辣酱或者是甜酱会更加的美味。
定胜糕是杭州的特色小吃,其是用粳米和糯米制作而成,外形美观,营养价值高,常被当做养生调理的佳品。
杭州小笼包是一款全国闻名的早点小吃,其是以面粉做皮,肥瘦相间的猪肉或者虾肉做馅,馅料中还特别加上了皮冻,吃起来皮薄汁多,鲜香润滑,十分美味。
1、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是浙江杭州的一道传统地方风味名菜。其通常选用草鱼作为原料,烹制而成,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鲜嫩酸甜。
2、龙井虾仁
龙井虾仁,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名菜。成菜后,虾仁***、茶叶翠绿,色泽淡雅,味美清口。
3、西湖牛肉羹
西湖牛肉羹,是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常会提前上席作为润喉开胃的羹汤。仅用牛肉、鸡蛋和香菇,便可做成价廉物美的羹汤。
4、糖桂花
糖桂花,是用新鲜桂花和白砂糖,精加工而成,广泛用于汤圆、稀饭、月饼、麻饼、糕点、蜜饯、甜羹等。
另外,杭州还有片儿川、蜜汁火方、西湖藕粉、虾爆鳝面、南乳扣肉、宋嫂鱼羹等,深受人们喜爱的特色小吃。
杭州有很多著名的小吃,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西湖醋鱼:鲜嫩酸甜、清淡爽口,让人回味无穷1。
杭州小笼:皮薄滑韧,汁多香鲜,分别称为鲜肉小笼、虾肉小笼、鸡火小笼2。
杭州酱鸭:经过风干晾晒以后,表皮颜色呈深褐色,肉质呈枣红色,吃起来酱香浓郁,咸甜适口3。
猫耳朵:小巧玲珑,有许多种名贵的配料,如虾仁、香菇、火腿、鸡脯肉等食材,汤味道十分鲜美可口4。
葱包桧儿:外皮酥脆,内馅鲜美,是浙江杭州风味的传统小吃4。
此外,还有片儿川、定胜糕、藕粉、糖桂花等等。
宋朝发明了几个标志菜:
1、火锅
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到,“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活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这种吃法就是“涮”,宋朝的火锅形式与今天基本一致。
2、火腿
据说名将宗泽回老家,带回老家义乌几块咸肉,赵构见切开后肉色鲜红如火,品尝后觉得鲜美异常,特赐名为“火腿”,这就是当年的金华火腿。苏东坡详细记载了火腿制作方法: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 一云谷糠。

3、东坡肉
苏东坡发明了很多菜: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羹、东坡酥、东坡玉掺、东坡芽脍、东坡豆花等,还改造了酿酒、酿醋等工艺。在黄州期间生活拮据,猪***宜没人买,他***取小火慢炖之法,亲自烹饪,创造出享誉天下的“东坡肉”。
4、豆芽
豆芽作为蔬菜食用始于宋朝,宋朝文人记载了详细的制作方法: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铺沙植豆,用板压。及长,则复以桶 ,晓则晒之,越三日出之。还记载了食用方法: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这就是薄饼卷豆芽吃法的鼻祖呀!宋朝的豆芽种类也很多,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芽、芽蚕豆、赤豆芽都有。

5、爆米花
爆米花是日常零食,根据范成大的记载,宋朝上元节,家家吃爆米花。如今,膨化食品种类繁多,鼻祖应该就是宋朝的爆米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有哪些传统美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杭州有哪些传统美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bksjvt.cn/post/31104.html